数字版的“克隆体”!如何看待未来景区植入数字孪生模型?
2022年全国两会中,“数字孪生”成打榜热词。全国人大代表高钰表示,数字孪生技术作为解决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难题和践行智能制造理念的关键技术,在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产业链协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时代下,数字孪生技术在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也称“数字双胞胎”,其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和真实世界1:1映射的数字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建模,并用可视化技术展现出来,通过传感器现实采集的数据实时驱动仿真环境,达到与现实世界信息实时同步的效果。同时,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通过与SCADA、MES、大数据、ERP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互交,将数据集成在3D数字孪生环境中,可以更高效、直观地对业务现场进行监测、预警、管理和执行。
数字孪生以多维空间大数据为基础,打通逻辑世界和物理世界,贯穿数字空间和现实世界,实现对城市、园区全域感知与运行监测的智能分析、决策和预测,通过数字孪生世界人们可以更便捷的认知和管理现实世界。
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能有效避免未来场景的割裂,通过地图可视化场景、三维可视化场景、二维可视化场景、运营可视化场景,真正实现智能数字化管理,构建企业自身的数字孪生知识图谱,完善配置与架构资产管理。
1
三维地图可视化

2
城市部件可视化

3
人车定位可视化

1
数据中心

2
智能楼宇

3
智能校园

4
其他智慧场景

1
应用全景

2
应用交易流图

3
场景规划

传统景区面积大、环境复杂、游览人数众多、设施设备不完善,导致日常管理难、安防工作难到位、应急响应能力弱、管理和服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景区面临的难题。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数字孪生智慧景区已经成为趋势,不断地推动着景区数字化的转型,实现景区智慧化管理,为景区降本、提质、增效。
打造景区环境全方面多维度管理

搭建数字孪生新底座✦

打造智能管理新引擎✦
构建指挥调度新机制✦

巨有科技专注提供全域旅游智慧化服务运营解决方案的智慧文旅运营服务商。巨有文化成立于2013年,于2017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码:GR201744011263)科创板挂牌企业(股权代码:892089)。以“科技+旅游”为方向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创新生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为使命,通过全域旅游赋能多产业端融合,提供整合运营体系,形成智慧化服务闭环,为政府采集游客消费行为轨迹数据、为商家提供底层技术、为游客提供目的地“游前、游中、游后”智慧化一站式服务。
巨有科技.
荣誉成就|PROFILE
我们的愿景;数字赋能目的地旅游平台
我们的使命:为旅行提供美好的时光
我们的荣誉:
曾获得科技软著权60多项,旅游文创研发300多款、获得国家级奖项20多项,版权注册100多项;获得T-EDGE中国好SAAS大奖TOP3、2019年旅游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2020年文旅科技最具创新力品牌奖等殊荣;砥砺前行,愿成为国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的积极探索者和引领者。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州股权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任企业、ISO9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8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广东省博物馆特许生产商、国家科技30多项软著作权、飞马旅星驱明星企业、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发展顾问、北京国际旅游组织大奖、T-EDGE中国好SAAS大奖、中国城市文创旅游商品银奖.中国景区协会授予“景区优质供应商”、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铜奖等多项奖项、广东设计之星创意设计银奖、佛山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铜奖.

-
15 11-2023智慧景区如何运用舆情监测建立良好舆情呢?
景区舆情对于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至关重要。通过设置关键词和语义分析、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及及时回应,景区可以建立良好舆情。此外,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也能帮助景区增强游客信心。
-
03 07-2020景区门票分时预约,旅游旺季还会“人挤人”吗?!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景区旅游消费便利度必然会成为旅游体验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中国景区旅游消费便利度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高星景区旅游消费便利度综合得分为80.4分。这表明,部分旅游景区在信息获取、游玩配套服务等消费便利性方面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
20 11-2020“一机游”时代全域旅游智慧化引领者
巨有科技在全域旅游深耕多年,并带领团队以科技研发创新,推出了“一机旅游”智慧小程序,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N个应用构成了全域旅游建设体系,面向县域级旅游解决景区痛点。